气温的回升, 流行性腮腺炎
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? 流行性腮腺炎,俗称是“痄腮”,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、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。四季均有流行,以冬、春季常见,主要发生在1~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,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。 传播方式有哪些?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,比如咳嗽、打喷嘘、大声说话将病毒排出,如吸入了含有病毒的呼吸道飞沫,就会被感染。患者和隐性感染均为传染源,患者腮腺种大前7天到肿大后的9天,约两周时间都具有高度传染性。
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?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在14-25天,平均是18天,一般腮腺肿胀多在2~3天到达高峰,持续4~5天后逐渐消退并恢复正常,整个病程约10~14天。
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? 临床表现多样,多数病人无前驱期症状,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、肌肉酸痛、咽痛等症状,发病后畏寒、头痛、食欲不振、全身不适,1-2天后单侧或双侧腮腺和其他唾液腺肿胀、疼痛,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。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-10天。大部分病儿可能没有腮腺肿大,而出现单纯的罩丸炎或脑膜炎、胰腺炎等表现。
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?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。我国儿童免疫程序规定,在8月龄和18月龄儿童分别接种一剂次麻疹-腮腺炎-风疹联合疫苗来预防腮腺炎。 对于学校、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,要搞好环境卫生,注意室内通风换气、保持空气新鲜;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,督促学生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 如果发现学生有皮疹、发热、腮腺肿大等症状,要及时督促其就医,不可让其带病上课。如果班里有同学患了流行性腮腺炎,家长们要密切观察自己的孩子30天,对口、鼻分泌物及污染物进行消毒。 居家要开窗通风,温湿度适宜,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。避免与腮腺炎患儿接触,做到饮食作息规律。 |
第五届威海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将于4月10日开幕,千里山海畅
孩子们在草莓园体验采摘的乐趣。(姚灿 摄) 记者 姚灿 于
花开一片烂漫时 人在花丛中 一池碧水别样天 记者 侯肖
图为歌舞《与爱相拥》。(丛 琳 摄) (记者 王俭 丛琳)助
威海市即将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,你还有哪些疑问?这篇文章